弘光獲TOP50台灣企業永續、節能標竿兩大獎
弘光科技大學節能減碳有成,去年節電量350,908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6公噸,率先推動除役太陽光電模組回收研究,落實綠色消費環保愛地球,11月21日獲得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銀獎」肯定。學校長期致力於善盡社會責任,持續推動變革與創新,11月22日再獲TCSA頒發「TOP 50 台灣企業永續獎」。
View Article綠色電化學科技研討會 邀日重量級教授來台
2018 綠色電化學科技國際研討會暨台灣電化學學會年會,23日在成大國際會議廳盛大開幕,此次請到日本、美國、越南及香港等10多位綠色電化學科技知名學者,特別是京都大學名譽教授Zempachi Ogumi進行首場專題演講,期盼藉此提升相關研發量能。
View Article中科環保大廠銘安科技 新建辦公大樓上樑
銘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7年11月19日於中科虎尾園區舉行廠辦新建工程之辦公大樓上樑典禮,與會貴賓包含中科管理局陳銘煌局長、雲林縣政府建設處蘇孔志處長、虎尾鎮林文彬鎮長、墾地里黃秋雄里長、廠商代表及各
View Article成大攜工研院 打造低碳能源園區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成功大學與工研院27日共同簽署學研合作契約,未來工研院將進駐成大歸仁校區,並與成大能源科技與策略中心共同打造「低碳能源園區」,將學、研技術能量達到1+1大於2的合作綜效,鏈結5+2產業創新計畫中的綠能科技,未來該區也將是國內最大且唯一的多元燃料技術開發平台。
View Article臺灣循環經濟獎 企業永續驅動力
由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與英國標準協會(BSI)、優力國際安全認證公司 (UL)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TAISE)、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台北市電腦公會合作,舉辦國內第一屆由民間機構舉辦的「臺灣循環經濟獎」,將於明(2019)年3月頒獎。
View Article台日先端電池交流會分享製作技術
由台灣電池協會主辦,日本AIST、山形大學教授境哲男、國立中央大學化材系協辦,12月18日上午9時起在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R3-103視聽教室(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舉行「2018台日先端電池與電池製造技術交流會」,邀集台灣、日本電池界權威專家學者與廠商,探討最新的電池原料、電池製作與電池組應用。報名人數限140位,即日起至12月10日受理報名,額滿即止,歡迎報名。
View Article工業局節能減碳及綠色技術成果發表 30日登場
經濟部工業局為協助產業綠色升級,積極朝向低碳、永續的目標邁進,11月30日將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2018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成果發表暨綠色技術與工程實務研討會」表揚今年度13家溫室氣體減量績優廠商,並分享節能減碳及綠色技術實務與經驗。
View Article北市資訊局推動IoT節能 成果斐然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首開全國各縣市政府風氣之先,以前瞻創新的思維推動IoT智慧節電並舉辦競賽活動,競賽總獎金高達新臺幣50萬元,共計有12組節能業者與公、私部門用電戶組隊報名入選參賽,頒獎典禮將於12月5日舉行。
View Article車埕超快速充電機 電動車上路幫手
都市空氣品質惡化,汽、機車的廢氣排放是元兇之一,因此汽、機車電動化為全球大勢所趨,惟充電問題仍無法滿足消費者期待,造成電動汽、機車普及速度不如預期。車埕科技研發中心經過多年努力,耗費鉅資,終於突破技術瓶頸,取得安全穩定的快速充電技術,成功研發出「超快速充電機」,使電動車充電就像加油一樣,快速的充滿後上路,電動車輛實用化可立竿見影。
View Article下水道有機污泥轉製燃油 提高再生能源應用
107年度能源局委託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濕料源熱化學液化技術開發計畫」,研發高壓水熱液化技術。計畫執行與技術合作廠商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驗證下水道有機污泥轉製成生質燃油,可降低處理成本、化石燃料使用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擴大生質能源的應用範圍。
View Article政府產業攜手減碳亮眼 產業發展與環保雙贏
經濟部工業局為協助產業因應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趨勢,自2005年起推動「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節能減碳技術輔導」、「區域能資源整合」、「綠色工廠、碳足跡」及「能源管理系統建制」等多項措施,協助產業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費用及碳排放,製造業由2005年每排1公斤碳可賺25元,到2016年可賺約39元,生產力提升1.6倍,印證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雙贏。
View Article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與大葉大學締結合作關係
為持續擴大永續交流平台,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日前在大葉大學行政大樓一樓會議室,由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與大葉大學梁卓中校長共同簽署永續發展合作意向書,期許結合雙邊在永續作為之經驗與影響力,連結大學學術研究與企業實務量能,藉由跨界合作共同推動永續工作、共享相關資訊。
View Article工研院攜手台糖 打造美麗循環新寶島
臺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及飼料,及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循環經濟」是兼顧經濟與環境的發展模式,帶給臺灣經濟翻轉的契機。想像一下,在臺灣沿海常見的廢棄牡蠣殼,透過循環再生技術,提煉出應用在藥
View Article發展地熱 國際專家助台拚綠能
地熱發電具備潔淨與基載供電的特性,且屬我國少數能自主的能源選項,為政府極力推動再生能源的重要目標。經濟部能源局為加速推動我國地熱發電產業發展,特別與宜蘭縣政府合辦「2018宜蘭地熱國際研討會」。邀請紐西蘭GNS Science及奧克蘭大學地熱研究所等國際知名研究單位地熱專家來臺,分享地熱開發經驗。紐西蘭地熱發電裝置容量達1,000 MWe居全球排名第四,在紐西蘭商工辦事處的協助下正與台灣積極合作中 。
View Article錢進太陽能 tuv攜手安侯談投融資風險
台灣政府目標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達20%,其中太陽能預計在2025年達到20GW的累計設置容量。鑑於綠能發展是國際潮流趨勢,且資金需求龐大,德國萊因與安侯企業管理公司於4日共同主辦 「2018太陽光電投融資與風險控制論壇」,就太陽能電站在技術、投融資、保險規劃等不同層面分享如何做好綠能投融資評估,降低隱藏風險。
View Article節能逾30% 黑偉爪式壓縮機量產
黑偉機械與工研院綠能所合作開發雙爪式葉片的「爪式壓縮機」CSC-100型,以最高表壓2kg/c㎡、每小時100立方米氣流的輸送方式,可達10米以上的深層曝氣效果,不僅有效彌補魯氏鼓風機所不足的區塊,節能效益也較之提升30%以上。現已進入量產階段,初期將普遍應用於車輛燃料電池載具上,為車輛動力系統中的重要組件。
View Article能源局帶頭 建置MW級儲能系統
根據彭博新能源資料顯示,全球儲能裝置中,除了鋰電池儲能系統外,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居電化學儲能第3位,未來發展性相當高,也有很大的商機。其中,釩液流電池具有使用年限長、安全性高、系統殘值高及電解液可由廢棄物中提煉取得等特性,適合應用在百kW~MW級規模電網儲能應用,同時大多數材料和組件在國內都可以供應,因此,在解決再生能源的問題上,還可以帶動國內綠能產業發展,具有雙重效益。
View Article凱基證響應節能環保 獲ISO能源管理系統認證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國際能源管理趨勢接軌,以及響應經濟部能源局政策,凱基證券今年正式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計劃,並榮獲台灣檢驗科技頒發「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國際標準認證,
View Article北市資訊局IoT節能競賽 節能成真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舉辦「臺北市IoT節能競賽」,經過嚴格審查評審程序,得獎團隊分別以電力、照明、空調及冰水主機的智能監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及設備改善等內容為主軸,規劃出平均節省28.89%節能率的高效的IoT節能方案。
View Article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開跑 第四期火熱報名中
由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NTPU College Of Business)與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wan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TAISE)...
View Article